1. <rp id="7gs4b"></rp>

    2. 圖片新聞
      • 快樂體彩
      • 快樂體彩

      生態文明教育之花綻放校園

      2022年12月21日 10:10:15 | 來源:云南日報

      作品巡展

      參加增殖放流活動

      學習生態知識

      傾聽林業人故事

      到展覽館了解動植物知識 圖片均為供圖

      文創作品

        近年來,云南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在美麗云南建設中的先導性、基礎性、綜合性作用,把生態文明素養作為新時代學生核心素養來培育,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以科普宣傳等為載體,讓生態文明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活動、進實踐,以生態滋養生命,讓生態文明教育之花綻放校園。

        在青少年中培植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文明主題繪畫、生物多樣性主題自然筆記、扎染、剪紙、廢舊物品制作的文創作品……連日來,由云南省生態環境廳、云南省教育廳主辦,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承辦的2022年“共建清潔美麗世界”青少年生態文明書畫作品巡展活動在昆明市經開區實驗小學、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昆明市盤龍小學、昆明市文林小學等學校開展?;顒庸舱骷阶髌?225件,評選出獲獎作品1913件,并精選部分獲獎作品進行展示,將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融入書畫作品中,讓學生們從富有創意的書畫作品中汲取生態環境保護知識。

        此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推動云南省生態文明教育發展,增強青少年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凝聚生態文明建設全民共識,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們認識了很多珍稀瀕危物種,懂得了很多保護環境的知識和辦法。我們都是大自然的一員,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大家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崩ッ魇薪涢_區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廖靖瑤說。

        在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昆明市盤龍小學,同學們用易拉罐做的燈籠、廢舊金屬絲做的松鶴盆景、椰子殼鳥窩、塑料袋時裝、科普手抄報等作品充滿想象力、創造力。圍繞同學們關心、關注的生態環境話題,來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們進行了專題講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1年起,云南省每年圍繞不同主題面向全省大中小學開展系列征集活動,并以征集活動為契機和平臺,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助力普及和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未來,也呼吁廣大師生和家庭積極參與此類活動,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自覺勞動的生活習慣,爭當生態文明的參與者和踐行者。

        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為行動自覺

        青少年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需要環境潛移默化,也需要有形的提醒。學校除了注重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滲透生態文明教育理念,還需要于細微之處下功夫,喚醒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圍繞這一目標和思路,云南省部分中小學開展了深入探索。

        2021年6月,云南師范大學實驗中學創建國際生態學?!袄鴾p量·從我做起”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標志著云南省綠色低碳示范學校項目建設全面啟動。該項目著力通過宣傳垃圾減量的意義及做法,提升全體師生對垃圾減量的認識與重視程度,形成主動分類、正確分類、持久分類的氛圍和習慣。同時,以學校帶動家庭、帶動社會,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把生態文明場景和氛圍融入校園教育,昆明市盤龍小學充分發揮各校區優勢,分年級、分主題開設生態文明課程。積極教育引導學生培養“保護生態環境,踐行低碳生活”的意識,激發少年兒童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 垃分一起走”為主題的科普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以親子互動的方式,開展紡織品垃圾精細分類、塑料垃圾精細分類和紙類垃圾分類等活動,豐富家長和學生的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達到了“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的教育效果。

        “每一名師生都成為生態參與者、科普記錄者?!崩ッ魇形牧中W通過構建山水生態、生態學習場,讓學生們體驗、實踐、探索和感悟人與自然的聯系,讓保護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生根發芽。

        為落實《云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省教育廳支持互滿愛人與人國際運動聯合會(瑞士)云南代表處啟動實施歐盟互滿愛云南低碳學校試點項目。該項目將在昆明市14個縣(市、區)開展培訓、宣教活動,覆蓋600所學校和7萬名師生,建立600個學校的碳排放數據庫,支持50所低碳先鋒學校制定并實施減排計劃,實現減少15%碳排放目標。2020年,項目在昆明市盤龍、五華、呈貢3個區建立250個學校碳排放數據庫,并選擇20所學校作為第一批低碳先鋒學校,實施碳減排計劃。

        昆明市經開區實驗小學前有馬料河生態濕地公園,后有景致優美的觀山公園。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下,“綠色+校園文化建設”“綠色+宣傳”“綠色+科技”“綠色+活動”的“綠色+N”應運而生,在學校豐富的人文教育中滲透綠色思想,以水、土、氣為中心,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學習鏈。

        “我們把生態環境教育融入各學科和各項教學活動中,用孩子們的視角和筆觸,形成大量豐富的作品,培養孩子們的生態文明素養。通過參與此次活動,我們的孩子進一步開闊了眼界,小手牽大手,一起為建設我們清潔美麗的世界而共同努力?!崩ッ鹘洕夹g開發區實驗小學校長陸鑫說。

        讓生態文明實踐融入教育教學

        自去年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的指導意見》以來,云南省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起點推進,在中小學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在創新上用心思,在質量上做文章,讓生態文明教育走進課堂,讓綠色、和諧、文明、團結理念走進生活、走進學生心靈。學生們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了解掌握更多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樹立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的意識,激發保護自然、建設綠色家園的自覺,爭當美麗中國建設行動者。

        近日,由共青團云南省委主辦、昆明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承辦的“青凝青年”2022年云南省青年社會組織“青社領航”項目——“小樹苗”撐起綠色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在昆明市??诹謭龊湍系岢厣碁┕珗@開展?;顒又?,青年團員帶領少先隊員及其家長在林業展覽館了解營造林技術、森林撫育等林業業務涉及的知識、技術和法律法規,了解??诹謭鲈趫允厣鷳B保護紅線,認真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監測防治,強化森林資源管理的工作成效。

        在油橄欖樹展覽館,少先隊員從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件件舊物中,了解了油橄欖樹的由來和種植過程,感受在艱苦條件下,一代又一代的林業人幾十年如一日綠化荒山的故事。青年團員和少先隊員們還來到南滇池沙灘公園開展“守護母親湖·滇池流域增殖放流”志愿服務活動。1000多尾魚苗在一趟趟的愛心接力中躍入水中,暢游滇池。

        近年來,云南省全面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七彩云南·美麗校園”云南省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校園行活動。積極支持開展生態文明課程建設,在學校日常管理中開展“節水、節電、節糧”“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節水節電周”“節糧周”“節約校園倡議書”“光盤行動”等主題實踐活動,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化生活方式,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創建“綠色學?!?,全面推行生態文明素質教育。充分利用青少年宮、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和植物園、動物園、濕地公園、自然博物館等生態文明教育資源,結合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少數民族生態文化傳承等,組織開展適合本地的、有特色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校園、社區、周邊城市、農村開展調查、勞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接受生動形象的教育。在團(隊)活動和節日活動中實施生態文明教育,探索生態文明教育有效途徑,開展“圓夢蒲公英”等生態文明教育研學實踐活動,通過廣泛開展參觀學習、交流互動、體驗分享等活動,引導學生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逐漸養成低碳環保、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記者 胡曉蓉)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普凡]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30071310685201
      中文字幕av在线A片
      1. <rp id="7gs4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