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起,萬物生。眼下,云南農村地區春播春種、春耕備耕繁忙。隨之而來的是農用車、貨車、三輪運輸車違法載人,車輛違法超員載客的肇事風險加大,再加上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不足,群死群傷道路交通事故易發多發。
“交通事故預防從哪下手?”“務工人員出行安全如何保障?”為給轄區務工群眾創造一個安全出行環境,建水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以下簡稱“建水交警大隊”)積極調研,大膽創新,推動開通農村“務工專線”,讓務工人員出行有“專車”,安全有保障。
建水縣“務工專線”停車場。
一次群眾反問,讓管理思路變“堵”為“疏”
開通“務工專線”的想法,源于建水交警大隊的一次交通違法查處行動。
建水縣南莊鎮羊街片區是種植葡萄、藍莓等經濟作物集中的地區,需要大量的務工人員來進行修枝、疏果、采摘,平均每日臨時用工達5千人,采收季節用工高峰期每日近2萬人。這樣龐大的務工群體,出行借助于三輪車、小貨車、面包車、摩托車等五花八門的交通工具,每天運送務工人員的車輛高達800輛。與此同時,面包車超員,輕型貨車、三輪車、拖拉機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大幅上升,給事故預防和交通安全管理帶來不小的壓力。2021年,建水交警大隊共查處運送務工人員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210起,占該片區交通違法查處量的42 %。
查獲超員車輛。
面對這種情況,起初建水交警大隊主要采取“設點查處”“教育整治”的方式對超員、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打擊,但始終治標不治本,違法載人、違法超員的現象屢禁不止。建水交警大隊大隊長李黎說,在一次查處中,一名從超員車上下來的群眾對民警說:“我們也不想坐超員車,但距離遠,我們沒有其他車坐。如果不坐這車,我們就沒法去干活兒,你說該怎么辦?”
“村民們不坐超員車就一定找不到活兒干嗎?”在工作中發現了問題,就要實實在在地去解決。對此,建水交警大隊積極轉變工作思路,變“堵”為“疏”,尋求解決務工群眾出行難的新途徑。
深入調研解民憂,讓“務工專線”開起來
農村務工“出行難”的根本原因是群眾出行有需求,而農村客運、村民自有的交通工具都無法滿足這種大規模的集中出行,從而導致非法營運、違法載人、超員超載有市場。
深入了解務工人員出行困難。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調研工作要做實做細。建水交警大隊組織民警走進企業、種植園、務工人員集中地,與企業負責人、務工人員深入交流,做好專線的站點設置、路線規劃、運行時間、票價制定等信息調研工作。同時還派出“臥底”,偽裝成務工人員參與勞作,掌握務工人員乘車時間、地點等信息,查找超員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從田間到山頭,從凌晨到日落,民警多方調研,收集記錄好每一條信息,以“從源頭上遏制違法載人市場”的思路為抓手,形成工作方案,向建水縣委、縣政府匯報后,得到高度重視和支持。在建水縣交通安全委員會牽頭統籌下,當地交通運輸、農業、公交等部門企業組織實施,共同推動“務工專線”開起來。2022年5月28日清晨6點,“務工專線”正式開通運營。
多方協調強管理,讓“務工專線”人氣旺起來
然而,在“務工專線”開通首周,乘坐的人卻寥寥無幾,務工人員乘坐超員車的現象依舊存在,超員車司機也更改了上車地點以躲避交警的檢查。
查獲超員車輛。
上車地點查不到超員車,那就到務工的必經之路去查。從清晨5時30分,到晚上7時30分,建水交警在超員車輛的必經之路設點查違,在查處中耐心和車主、務工人員講超員的危害,傾聽他們對“務工專線”的意見,及時反饋并進行相應調整。
經過努力,一個月不到,坐“務工專線”的人越來越多。建水縣務工村民李貴仙說:“我們以前上班坐面包車,又不安全又擠,現在上班坐公交車,又安全又方便。干農活那么長時間了,沒想到還能坐公交車來地里上班?!?/p>
務工人員在修枝。
截至今年4月,“務工專線”已開通線路7條,設置站點80個,覆蓋了全縣勞務用工集中的5個鄉鎮和農業企業430家,惠及群眾約7萬人。李黎介紹,目前“務工專線”已發送班線3500余趟次,安全運送乘客363000人次,平均每天1100余人次,且班線數量仍在進一步擴展。
交警維持上車秩序。
統籌兼顧強“造血”,讓“務工專線”開得好
車要開起來,還要開得好。
起初,公交企業怕無乘客而“不愿開”、觸及“工頭”經濟利益而“不配合”、群眾沒有乘坐公交習慣而“不愿坐”,這三個“不愿”成了“務工專線”營運的最大“痛點”。針對于此,建水交警大隊統籌兼顧到各方利益,為公交營運增強“造血功能”,實現專線不僅“開起來、開得了”,更要“開得好、開得久”。
務工人員有序上車。
李黎介紹,“務工專線”所走線路主要以務工人員聚居地為中心,向用工區域集中的主次干道輻射。公交公司還可根據企業用工時間、工人上車地點等需求,“量身定制”路線。
“務工專線”的開通,既消除了超員、載貨汽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發生的土壤,降低了企業用工運輸安全風險,也幫助公交公司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保護了企業主合法經營,保障了開工效率,促進了企業和工人的收入增收,真正實現了兼顧各方、面面俱到。
建水縣葡萄園企業負責人朱慧永說:“我們葡萄園用工量特別大,以前擔心工人的安全,又擔心工人不夠?,F在有了公交專線,需要多少人公交車就給我們拉過來,工人安全問題解決了,用工量也解決了,真的很感謝?!?/p>
下班后上車返家的村民。
“務工專線”模式有效破解了長期以來困擾農村地區務工“出行需求”與“安全保障”無法兼顧的難題。專線開通后,建水縣超員超載,貨車、三輪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大幅下降,其中面包車超員的違法行為下降80%,事故預防效果顯著。
這種模式,是建水交警變“堵”為“疏”,疏堵結合工作思路的實踐,為當地群眾出行,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了安全、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