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鐵皮石斛引種栽培田(12月24日攝)。新華網 邵維岑 攝
25日,據第十二屆中國(龍陵)石斛產業發展論壇消息,2022年末,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石斛人工種植面積達3.9萬畝,預計實現總產值58.5億元。
據龍陵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李永標介紹,龍陵縣堅持走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質量優先、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的路子,石斛產業已逐步構建起集種苗培育、規模種植、楓斗加工、研發制造、花卉盆景、文旅康養為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發展石斛全產業鏈,形成了有137個市場主體、6000余戶種植專業戶、6.5萬余名從業人員的“百千萬”發展格局。
種苗培育促規?;N植
據了解,近年來龍陵縣以石斛產業基地建設為抓手,選育石斛良種,規?;N植成效顯著。圍繞良種化推廣、標準化種植、基地化管理,全縣已打造省級示范基地1個、市級示范基地3個、縣級示范基地5個。
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通過品種選育,選育出9個新品種、10個優良品種,在生產中廣泛應用并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2022年全縣石斛新植面積3000畝,完成提質增效6000畝,發展仿野生種植3000余畝;可實現鮮條產量9000噸,出圃石斛花卉200萬盆以上,繁育種苗1億株以上。
龍陵石斛楓斗加工技術培訓現場(資料圖)。龍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龍陵縣現有石斛專業合作社36個,標準化石斛楓斗加工廠17個。通過健全“縣、鄉、村”三級科技推廣體系,開展石斛楓斗加工技術培訓3.6萬人次,其中14261人獲得人社部頒發的《國家中藥材楓斗加工技術資格證》。
據悉,全國石斛主產區60%以上的鮮條在龍陵加工成楓斗,龍陵縣成為全國石斛楓斗加工第一縣。
科技研發提升產品價值
龍陵縣有石斛企業137家,石斛產業規上企業8家,培育了云南省綠色食品牌“10大名品”3個,“20佳創新企業”1個。建成朱有勇院士科技服務站和李凡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建立了云南省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石斛試驗站,實施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14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認證專利62項。
先后開發出石斛原液、凍干粉、楓斗、石斛酒等30個系列100多個石斛產品,獲得藥品GM認證產品1個。并推動石斛產業藥食同源,30個保健飲片率先列入《云南省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上海市醫保目錄》。
此外,龍陵縣還成立了石斛研究所,通過制定石斛生產檔案、質量認證和市場準入三項制度,對石斛種植、加工、銷售進行全過程質量安全管控,并健全完善了溯源體系。建立了石斛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實現了從產地選擇、種植加工到流通銷售的全程監管。
李永標表示,下一步龍陵縣將全面推進石斛產業規?;N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規劃到2025年,全縣石斛種植面積達5萬畝,實現產量1.5萬噸,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完)(邵維岑 王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