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12月26日電(康靜 劉奕)梳理新華大數據分析系統11月監測數據發現,昆明市盤龍區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營商環境等內容傳播聲量較高。其中11月23日,云南省縣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了2021年度云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評價綜合評分表(重點開發區縣),盤龍區以87分的綜合評分位列第一,這一內容獲得較多關注。
在“經濟發展”主題中,以“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創新創業”“樓宇服務”“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關鍵詞在新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進行綜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傳播數據內容414條。其中,南博會、招商引資推介會、電商集群、“賢才聚盤”成為當月全國媒體關注的盤龍區熱詞。
11月,盤龍區在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等內容的傳播效果較好,其中9日,盤龍區委書記沃磊率隊赴上海旭輝集團總部進行考察交流,先后考察了柚米寓、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恒基旭輝天地等項目,對長租公寓項目、旭輝一線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的運營規劃、規模效益和項目發展進行了詳細了解。當天,旭輝集團相關代表與盤龍區政府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署,雙方就助力旭輝廣場建設、昆明旭輝后續項目落地等方面達成共識。11日,在2022年昆明——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推介會上,盤龍區委書記沃磊代表盤龍區與華僑城集團就世博門戶區旅游綜合體項目、世博園升級改造項目、昆明飯店改造項目進行簽約,簽約金額達66.26億元,同時與多家意向投資合作企業進行現場溝通。20日,第6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6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經貿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昆明舉行,盤龍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庚代表盤龍區與大華集團、融通地產、華夏耀創集團等企業負責人現場簽約4個項目,項目總投資額41.11億元。
日前,盤龍區鼓樓街道電商產業園區成功申報“消費者維權站”,此舉標志著盤龍區首個“電商集群注冊”項目落地鼓樓街道?!凹鹤浴蹦J綄崿F了企業辦照零門檻和一站式服務,突破企業必須依托固定經營場所登記的障礙,實現企業無需固定或實際辦公、經營場所即可開展經營活動。截至11月8日,“電商集群注冊”項目已有693家企業正式登記并正常經營。
在“城市建設”主題中,以“城市美化”“亮燈工程”“城市綠化”“城市文明”“城市形象”等關鍵詞在新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進行綜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傳播數據內容637條。其中,跨江橋、背街小巷整治成為媒體關注熱詞。
11月,盤龍區農科南路跨盤龍江橋建設工程順利完成竣工驗收。農科南路跨盤龍江橋位于盤龍區北部山水新城,跨越盤龍江,橋梁西側為中壩路,東側為金汁河和北京路延長線。橋梁建成通車后,將極大提升片區的交通便捷度,有利于打通項目所在區域交通路網微循環。
今年,按照昆明市相關安排部署,盤龍區穩步推進盤龍區20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目前,盤龍區已完成15條背街小巷的提升整治,剩余5條背街小巷已進場施工。紅梅里巷居民區位于盤龍區茨壩街道,因車輛亂停亂放、垃圾隨意亂堆,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經過提升改造后,如今的紅梅里巷變為一條路面質量達標、排水設施通暢、亮化照明完好、環境衛生整潔、管理規范有序、公益廣告齊全、便民設施豐富的精品小巷,成為2022年盤龍區20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動的亮點。
在“生態環?!敝黝}中,以“生態治理”“環境保護”“河道治理”“水源地”等關鍵詞在新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進行綜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傳播數據內容2324條。其中,環保集市、青少年低碳集市、“垃圾擺渡人”等成為媒體關注熱詞。
11月,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環保集市”在盤龍區聯盟街道長青社區開市,此后每個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市民都可以到長青社區逛“環保集市”,感受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環保集市上,志愿者向市民發放宣傳冊和環保文創產品,環保企業向市民宣傳環保積分兌換活動,部分家庭把家中閑置的玩具、書籍、日用品等帶到集市,通過“以物易物”或平價出售的方式,讓閑置物品“活起來”。此外,盤龍區青云街道西林社區主辦的“青少年低碳集市”也在11月開市,活動鼓勵小區居民將家中閑置物品帶到現場交換售賣,培養青少年的低碳環保意識和志愿服務意識。
11月,中新網“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欄目發布了《昆明盤龍江上的“垃圾擺渡人”:只為滇池水更清》,聚焦 “云南好人”、云南京環盤宸環境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河道打撈班班長李春偉。十年前,貫穿昆明的盤龍江污染嚴重,水質下降,歷史悠久的航運被迫停運。如今,盤龍江水質持續向好,兩岸景觀越來越美,航運業務以游覽的形式再度回歸。被稱為“垃圾擺渡人”的李春偉每天駕船往返于江面,默默守護著盤龍江,成為盤龍江十年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在“社會治理”主題中,以“民生保障”“公共服務”“利益協調”“民生小事”“民生服務”“基層治理”等關鍵詞在新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進行綜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傳播數據內容1473條。其中,民生項目、鄉村文旅融合、民生小實事等成為媒體關注的熱詞。
近年來,昆明市盤龍區拓東街道通過多渠道采取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協商自治的方式,打造尚義街改造、營商環境定點服務站、樓宇黨建、物業聯盟等民生項目,依托“網格化黨建”工作模式,推進城市基層治理新實踐,不斷提升居民滿意度。11月,拓東街道聯合拓東市場監督管理所到金俊廣場,采取“線上+線下”聯動辦理模式,開辟綠色通道,為金俊廣場入駐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辦理營業執照及餐飲企業食品經營許可證,進一步降低企業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今年以來,盤龍區雙龍街道圍繞“生態旅游、鄉村宜居品質提升”的鄉村建設目標,打造“黨建+集體經濟、生態環境、紅色文化”三個融合,做亮特色品牌,挖掘轄區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集約化發展,打造了哈馬者彝鄉美食街、野鴨湖景區等旅游品牌,現有農家樂174家,沿貫穿街道的金渾公路呈條狀布局,形成了鄉村農家樂一條線發展格局。
從前的盤龍區阿子營街道鐵沖村環境“臟亂差”,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鐵沖小河和牧羊河,各種柴草和家禽糞便都堆積在房前屋后和道路兩旁,每到下雨天,污水四溢。如今的鐵沖村,家家戶戶相互監督,相互“攀比”誰家衛生更干凈,而這得益于鐵沖村村規民約的制定。鐵沖村“兩委”邀請村組干部、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等共同商討、集思廣益,按照“易記、易懂、易行、可成習慣”的原則,制定兼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村規民約,使其真正發揮引導、教育、警示、約束作用。
為了客觀反映昆明市盤龍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展現盤龍區在“當好排頭兵”大討論大競賽活動中的成果,新華網和盤龍區融媒體中心合作,通過新華大數據分析系統,以城市傳播力、美譽度、關注度、發聲度四個維度構建了盤龍區發展競爭力城市形象傳播力指數模型,每月對盤龍區的城市傳播數據做深度分析和綜合評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