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產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產”,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產向一二三產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產”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著鄉村產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產”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華網昆明5月1日電(康靜 王小羽 范思丹)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過橋米線以湯色鮮亮、配料豐富、擺盤精致、味道鮮美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蒙自市圍繞過橋米線產業的優化提升,搶抓傳統優勢產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將過橋米線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從而擦亮“百年過橋米線”亮麗名片,鋪就一條群眾增收致富之路。
已經熬制好的過橋米線高湯和擺好的配菜,美味鮮香(資料圖)。新華網發(蒙自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飄香百年 產業逐步規?;?、國際化
蒙自過橋米線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歷經一代又一代“米線人”的傳承與創新,如今已發生蛻變,過橋米線不只是一種食物,它更是蒙自市的重要產業之一。
已經熬制好的過橋米線高湯和擺好的配菜,美味鮮香(資料圖)。新華網發(蒙自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蒙自過橋米線湯汁清香而不膩,配菜多而不雜,百味集聚一碗鮮,風味醇厚,回味無窮,將高湯盛于大碗中,表面上不冒一絲熱氣,但湯面浮有一層銅錢厚的熱油保溫,享用時,生肉滾上一道鵪鶉蛋液后放入湯中,熟肉隨后,之后是豆腐皮、豌豆砣、素菜……最后放入米線食用。
“蒙自過橋米線最講究的就是湯,我們選用本地大肥豬的筒子骨和老母雞,配上祖傳下來的私方,需熬制4個小時以上?!眹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蔣曼莉說道。
據蔣曼莉介紹,在被評為非遺傳承人后,不僅要保證產品的口味,還需要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過橋米線制作技藝的傳承。如今,蔣曼莉已經收了10余個徒弟,在過橋米線制作技藝傳授方面,盡心盡力,為過橋米線逐步規?;?、品牌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已經擺放好的濕米線,透亮誘人(資料圖)。新華網發(陳文剛 供圖)
走進紅河州蒙自橋之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對出爐的米線進行脫水、包裝等?!耙驗槊拙€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大多數米線生產還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而我們公司逐步擴大規模,不斷提升機械自動化水平。如今,公司占地1萬平方米左右,干米線日生產約5噸,水米線日生產約15—20噸?!痹摴矩撠熑藙⒑杲榻B。
此外,紅河州蒙自橋之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召集占蒙自地區90%以上產量的米線生產主體合伙成立龍頭企業,建設年產4萬噸鮮米線生產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計劃于年內建成投產。
3月份,蒙自過橋米線通過海運出口至北美,首次實現出口,這讓劉宏對過橋米線產業更加充滿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公司要擴大產能,推動日產20噸的干米線項目,逐步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打響蒙自過橋米線品牌,把蒙自過橋米線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據了解,蒙自2009年獲得“蒙自過橋米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同時獲評“中國過橋米線之鄉”;2014年,“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獲得“云南蒙自特色美食名城”稱號,并出臺《蒙自市促進過橋米線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2018年設立了《品牌授權店管理辦法》作為品牌標準,蒙自過橋米線品牌授權店誕生;2022年8月,榮獲“國際(過橋米線)美食名城”稱號。
在一代代“米線人”的不斷傳承創新下,蒙自過橋米線產業“橋”接世界,逐步規?;?、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
準備出口的蒙自過橋米線(3月14日攝)。新華網發(張立嵩 攝)
三產融合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蒙自市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開展過橋米線產業培育行動,制定并完善蒙自過橋米線產業健康發展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過橋米線品牌塑造,全面發掘米線產業潛力,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從而拓寬群眾增收致富之路。
榴花和菊花過橋米線(資料圖)。新華網發(常一鳴 攝)
“《蒙自過橋米線綜合標準》實施后,蒙自過橋米線從原料種植、養殖、生產等環節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保障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從而提供給客戶一流的產品;同時,蒙自過橋米線原材料都從蒙自銷出,完美地解決了產供銷問題,推進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格局?!泵勺允泄I商務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普云彬介紹,蒙自市持續打造產業鏈龍頭企業,探索打造集“濕米線+脫水蔬菜+濃縮湯汁+熟肉制品”為一體的自熱方便米線產業鏈。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蒙自市以文旅融合賦能,建成集特色飲食、娛樂、旅游區為一體的“蒙自過橋米線小鎮”和打造特色小鎮美食街區;聚焦米線餐飲產業發展前沿和熱點,編制發布《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出版《金湯銀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蒙自過橋米線》,進一步提升蒙自過橋米線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與美譽度。
“通過文旅融合的形式,讓更多‘米線人’有自信、有傳承、有堅持;同時,也帶動更多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泵勺允形幕^館長、過橋米線協會會長劉雯琦介紹。
據介紹,目前,蒙自市共有米線經營單位2000余家,從業人員達2萬余人,年營業額達9.86億元。
已經將全部配料放入高湯中,可食用的過橋米線,色香味俱全(資料圖)。新華網發(楊文娟 供圖)
據悉,下一步,蒙自市將科學布局建設產業集聚區,加快完成米線產業園區規劃編制,整合土地資源,提前謀劃項目,建設集研發、生產、檢測、展示、電商、物流、文旅等功能為一體的蒙自過橋米線產業園區,延長米線產業鏈條,打造蒙自過橋米線產業基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蒙自過橋米線以濃郁的民族文化和飲食文化為底色,將繼續煥發出勃勃生機,帶著更多可能,走向國際、走向未來。(完)